歼-20换装国产发动机
夜色笼罩着空军基地,一架歼-20轰然起飞,尾部喷出幽蓝色的火焰,锯齿状的尾喷口在轰鸣声中撕裂空气。这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俄制AL-31F发动机的圆筒形喷口,而是咱们国产的涡扇-15“峨眉”发动机的标志。到了2025年,中国空军正式宣布:歼-20全面换上了“中国心”,困扰我们三十年的航空发动机“心脏病”终于被彻底解决了。
歼-20发动机突破之路
2011年的时候,歼-20第一次试飞,用的还是俄罗斯造的AL-31F发动机,推力只有13.5吨。你想让它超音速飞行?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!当时外媒还嘲讽说:“什么隐形战机,不过是个外表好看、心脏不行的‘病人’罢了。” 就连咱们自己的飞行员也明白,这飞机的气动设计确实世界领先,但发动机太拉胯,机动性直接被拖了后腿。
为了把这个“硬骨头”啃下来,中国航发人整整走了三十年的弯路。涡扇-5、涡扇-6都中途下马了,连苏联专家都摇头说:“你们材料不过关,根本造不出大推力的发动机!”
直到1987年,“太行项目”正式启动。工程师们一边从美国燃气轮机里“偷技术”,一边在俄制发动机上“学经验”,最后硬生生把涡扇-10的核心机给搞出来了。这才算是真正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。
歼-20动力升级历程
2020年,歼-20迎来了它第一次“心脏大换血”——装上了涡扇-10C发动机!推力直接飙到14.5吨,尾喷口也改成了锯齿状设计。别小看这些改动,这可是让红外信号直接降了90%!敌方导弹想锁定它?简直比登天还难!就连美国《军事观察》杂志都忍不住夸了一句:“推力已经达到了F119的91%,中国人追得可真快!”
不过,涡扇-10C其实只是个过渡型号。真正的“大杀器”还在成都发动机公司的实验室里藏着呢——代号叫“峨眉”的涡扇-15。它的加力推力直接冲到了18.5吨,比美国F-22用的F119还要强一点(F119是17.7吨)。为了这个数据,工程师们可是拼了老命,头发都快熬白了。涡轮叶片得能扛住1700℃的高温,还得用3D打印技术做出空心冷却结构;涵道比也调到了0.25,这样超音速巡航时油耗能降低30%。这可不是开玩笑,这是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啊!
歼-20B震撼五角大楼
2023年秋天,搭载了涡扇-15发动机的歼-20B一飞冲天,直接让五角大楼坐不住了。他们做了一次模拟空战,结果吓出一身冷汗:F-35被全程压着打,连F-22都占不到便宜!这架飞机不仅能以1.8倍音速高速巡航,作战半径更是达到2000公里,是F-22的三倍。就算挂满导弹,它也能悄无声息地突防进去。美国高层私下里直呼:“再不升级发动机,歼-20真能让我们睡不着觉!”
更让西方紧张的是“峨眉”发动机的潜力。涡扇-15的变循环结构已经在测试中,推力有望突破20吨大关;而它衍生出来的舰用燃气轮机,能让055型驱逐舰飙到35节的航速。有航空发动机专家感慨:“以前是我们求技术,现在是别人主动找我们合作——这才是真正的逆袭啊!”
歼-20发动机进化史
从俄制的AL-31F,到国产的涡扇-10C,再到如今完全体的涡扇-15,歼-20的“心脏”经历了整整一代的进化,这也正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从跟跑到并跑,甚至领跑的缩影。当年那些拆解国外发动机的年轻人,现在已经能自己设计出世界一流的“峨眉”发动机;曾经被人“卡脖子”的“心脏病”,现在已经变成了翱翔长空的“中国心”。
2025年的珠海航展上,换装了涡扇-15的歼-20B编队低空掠过,阳光下,那锯齿状的尾喷口闪着冷冽的金属光泽——这一抹亮色,宣告着中国的战鹰终于彻底挣脱了最后一道枷锁,真正飞向了属于自己的天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