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市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涌来,波而网络上各类“老师”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上也冒了出来,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。打开财经APP,满屏都是诸如“明天必涨的三只股”这类极具诱惑性的标题;刷短视频,大V们口若悬河,激情澎湃地传授着所谓的“短线秘籍”;甚至连小区门口的保安,在闲暇之余都能跟你滔滔不绝地分析K线图 ,一副资深股民的模样。就拿今年的股市行情来说,从9月开始,A股迎来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盛宴。市场的火爆让大量新股民怀揣着暴富的梦想跑步入场,与此同时,短视频和直播成为了这场牛市狂欢背后的重要推手。它们加速了信息的传播,也放大了投资者的情绪,使得市场的波动愈发剧烈。在这个过程中,财经类直播间如野草般疯长,每分每秒都有博主在进行直播,盘前预测、盘中陪伴、盘后解读,内容可谓是“丰富多样”。大量新股民涌入直播间,渴望从博主那里获取大盘走势的分析、板块的解读,尤其是那一串被视为财富密码的神秘股票代码,以及精准的买入卖出时间点。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,如果这些“老师”们真的掌握了稳赚不赔的发财技巧,他们还会天天不辞辛劳地卖课、开直播,把这些宝贵的“财富秘籍”轻易地分享给他人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就像那些在直播间里信誓旦旦宣称自己今年主账户收益达到70%,跑赢99.9%股民的博主,倘若他们真有如此高超的炒股能力,早就闷声发大财了,何必在镜头前对着屏幕那端的观众喋喋不休呢。先来说说财经APP上的乱象。为了吸引眼球,获取流量,不少平台上的文章充斥着夸张、虚假的内容。那些“明天必涨的三只股”的推荐,毫无逻辑和依据可言,纯粹是利用股民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来博关注。有的文章甚至只是简单罗列几只股票,没有任何基本面分析、技术面解读,就敢断言其必涨,这对股民来说无疑是一种误导。而且,很多这类文章的背后,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,比如为某些庄家出货做铺垫,诱导股民接盘。再看看短视频平台。这里的“股神”更是层出不穷,他们的套路也是五花八门。有的博主架起一块黑板,在上面写写画画,看似专业地分析大盘走向,实则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。还有家庭主妇声称老公股票亏了300多万,自己下场一天轻松赚18万,这种故事极具戏剧性和煽动性,很容易吸引新股民的关注。更有甚者,自称某省大型农牧集团股东,拥有24年资本市场投研经验,用各种晦涩难懂的理论教网友看K线图“寻找疯牛”,但实际上可能连基本的证券从业资格都没有。在直播间里,乱象更是让人眼花缭乱。为了绕开监管,博主们发明了各种“黑话”来代替具体股票名称。像用“赵子龙”代指科技企业常山北明,“对讲机”代指通信公司海能达,“宝塔镇河妖”代指宝塔实业。这些“黑话”看似神秘有趣,实则让新股民更加摸不着头脑,也增加了他们识别信息真假的难度。到了深夜,主播们就开始以送福利为名,诱导粉丝购买0.99元甚至0.1元的“绝密”资料。而当股民付费后,却发现并没有直接领到资料,而是被引导添加某企业微信,最终接触到的是证券投资顾问。这些投资顾问往往会以提供内部票、详细买卖区间、合理仓位建议等为由,收取高额服务费,每年可能高达1980元甚至更多。但实际上,很多股民在付出高额服务费后,不仅没有赚到钱,反而亏损严重。从今年的市场数据来看,10月8日,A股成交量3.45万亿;10月9日 - 10日,成交量分别为2.64万亿和2.14万亿;整个10月,A股日均成交额超过了2万亿。如此火爆的市场,吸引了大量新股民。然而,这些新股民由于缺乏投资经验,很容易被这些所谓的“老师”误导。比如新股民殷女士,入市不到7天就投了近10万元,就是被博主的“黑话”和天花乱坠的讲解所迷惑。再看看那些被股民追捧的投顾服务。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,国内现有78家持牌投顾公司。以行业头部公司九方智投为例,今年上半年,公司累计直播2.35万小时,场次1.25万场,同比大幅增长;累计有4560万粉丝和488个MCN账号 ,增长势头迅猛。这些投顾公司的主播们,无论水平高低,最终都会引导股民添加微信小助手,领取资料,进而购买高价的投顾服务。一般来说,投顾公司会有免费的体验服务和付费的高阶服务。免费服务每天开盘前给出3 - 5只股票代码,而要确定到某一只股票以及具体买卖点位,就需要升级成VIP服务,价格高昂,28800元/半年的定价在行业内较为普遍。后期还会根据股民的资金量让其升级服务,上不封顶。股民李哲和彭格就是典型的例子。李哲9月份进入股市,起初买ETF尝到了甜头,但10月8号后的一波下跌让他收益缩水。后来他关注了一些财经博主,跟着操作,11月市场进入强监管,他熟悉的博主相继被封号,他变得迷茫。在迷茫中,他看到投顾服务的广告,在销售的不断诱导下,双11期间花8100元/4个月购买了投顾服务。彭格则听了现已被封禁的博主大蓝“全仓猛干”的鼓动,在10月8日的高点入市,随后踏上回本之路。他关注了7、8个财经博主,进入11月股市震荡剧烈,他操作亏损严重。最终,他选择了一位财经博主开通投顾服务,付了6800元/半年的费用,可后来该博主账号清空作品并停更。从历史经验来看,每一轮牛市都会涌现大量这类所谓的“老师”和荐股乱象。2015年牛市顶峰时,全民炒股的热潮达到高潮,当时各种荐股软件、荐股群泛滥,很多股民听信“老师”的推荐,盲目跟风买入股票,结果在牛市结束后的暴跌中损失惨重。如今,历史似乎又在重演。我国对于证券投资咨询行为有着严格规定,个人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,必须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,且在具有业务资质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工作。但现实中,大量在财经APP、短视频平台上活跃的“老师”根本不具备这些资质。据调查,约七成直播间博主没有任何相关资格认证,直播页面既没有证券从业相关介绍或公司认证,也没有证券投资顾问执业编号。对于股民来说,在这个牛市“老师”泛滥的时代,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要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宣传和虚假的承诺所迷惑。投资股票是一件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,不能盲目跟风,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“老师”身上。要学习基本的投资知识,了解股票的基本面、技术面分析方法,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,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。同时,监管部门也不断加强对财经APP、短视频平台等的监管,严厉打击非法荐股行为,净化市场环境,保护股民的合法权益。股民也要擦亮眼睛才能在牛市中真正获得收益,而不是成为被“收割”的对象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