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
要说二战期间美军哪个兵种“升职最快”,那绝对非陆军航空兵飞行员莫属。你可能不信,在1944年的欧洲战场,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就能挂上上尉甚至少校军衔,带着一群比他还老的机组成员飞跃德国,投下炸弹,然后再回营地的路上顺便琢磨下升中校的事儿。这不是美剧剧情,这是当时的真实操作。 为什么升得这么快?一句话:死得也快。你以为他们是在天上遛弯?当年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B-17和B-24轰炸机,是不带护航战斗机深入德国内陆的,靠的是密集编队互相火力掩护,真刀真枪地和德军防空火炮、战斗机硬碰硬。在执行任务

耀世娱乐

热线电话:

耀世娱乐

20岁升上尉、22岁升少校,美军轰炸机飞行员军衔升得比炮弹还快?

点击次数:79发布日期:2025-08-05 18:01

要说二战期间美军哪个兵种“升职最快”,那绝对非陆军航空兵飞行员莫属。你可能不信,在1944年的欧洲战场,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就能挂上上尉甚至少校军衔,带着一群比他还老的机组成员飞跃德国,投下炸弹,然后再回营地的路上顺便琢磨下升中校的事儿。这不是美剧剧情,这是当时的真实操作。

为什么升得这么快?一句话:死得也快。你以为他们是在天上遛弯?当年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B-17和B-24轰炸机,是不带护航战斗机深入德国内陆的,靠的是密集编队互相火力掩护,真刀真枪地和德军防空火炮、战斗机硬碰硬。在执行任务前,官方给出的“25次出击轮换退役”听起来很人性,但当时B-17飞行员的平均生还出击次数不到15次。

换句话说,这是一份“高风险高回报”的职业。为了鼓励士气、吸引更多飞行员加入,也为了补上不断空缺的指挥岗位,美军陆航几乎是在“强制提拔”。只要你不死,任务完成得差不多,军衔就跟着涨。一个飞行副驾驶,飞几次任务之后立马当机长;机长干几周就能当编队长,再干两月上尉变少校,一步步飙升,甚至有人二十二岁就成了轰炸大队副指挥。

再说点刺激的:这些飞行员往往是大学没毕业的年轻人,部分人甚至是高中刚结业就参军培训,学飞半年就上战场了。地勤是三十多岁的大叔,指挥官是四十多岁老兵,但挂星挂条的,偏偏是那个脸上还没刮干净胡子的飞行员小子。这在传统军队体制里不可想象,但美国陆军航空兵就是这么“激进”。除了作战需求的现实压力,还有一点别忘了:这是一个技术兵种。你要真能把B-17从英格兰飞到柏林、扛住对方的炮火、完成目标投弹,然后还能飞回来,那你确实值一个军衔。

战后很多这些年轻军官回归平民生活,继续读书、工作,但一打开老相册就能看到:“这是我1944年在意大利时的照片,那时候我22岁,是个少校飞行员。”有人说这是“战争催熟”的副作用,也有人说这是一场“大逃杀式的提拔”。但不管怎么说,那一代美军飞行员的经历,绝不是靠资历和熬年头换来的,而是用命换来的。相比今天军队里三十多岁还当中尉的节奏,那时候的升迁速度,确实快得比炮弹还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