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
2022年,一个所谓的“中国军事专家”给美军出了个主意,建议他们可以“失手”炸掉一艘中国的军舰。 他甚至以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件为例,称这是一种“低成本、高威慑”的有效手段。 此言一出,举世哗然。这个名叫安德烈·平可夫的人,原名张弘毅,瞬间被贴上了“头号叛徒”的标签。一个出生在中国的人,为何会走到煽动军事打击自己祖国这一步?他的下场又是什么? 一个精心打造的“专家”人设 平可夫这个名字,听起来像个俄罗斯裔的西方学者,充满了一种国际化的权威感。 这正是张弘毅想要的效果。他出

耀世娱乐

热线电话:

耀世娱乐

曾经鼓吹炸中国的“叛徒”如今落魄至此,美军高官都看不下去了!

点击次数:81发布日期:2025-08-22 17:01

2022年,一个所谓的“中国军事专家”给美军出了个主意,建议他们可以“失手”炸掉一艘中国的军舰。

他甚至以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件为例,称这是一种“低成本、高威慑”的有效手段。

此言一出,举世哗然。这个名叫安德烈·平可夫的人,原名张弘毅,瞬间被贴上了“头号叛徒”的标签。一个出生在中国的人,为何会走到煽动军事打击自己祖国这一步?他的下场又是什么?

一个精心打造的“专家”人设

平可夫这个名字,听起来像个俄罗斯裔的西方学者,充满了一种国际化的权威感。

这正是张弘毅想要的效果。他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,据称是云南或四川人,早年在家乡曾因学习优异被称为“文曲星”。1984年,他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毕业,两年后自费前往日本留学。

在日本的生活并不轻松,他靠送报纸赚取学费,据说激励他的是一本《朱可夫传》。

他对这位苏联元帅的崇拜,最终促使他为自己改名为安德烈·平可夫,甚至幻想有朝一日能与偶像齐名。这种对权威和名望的渴望,贯穿了他之后的人生。

他确实有值得称道的资本,那就是他出色的语言天赋。除了普通话和流利的广东话,他还精通英语、俄语和日语。

这种能力让他能够轻易地在不同文化圈子之间切换身份,为他日后包装自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
1993年,他与一位日本女性结婚后移居加拿大,并用一笔来路不明的资金创办了“汉和信息中心”。他事业的核心,是一本名为《汉和防务评论》的杂志。

这本杂志专门刊登有关中国军事的所谓“内幕消息”,迅速吸引了西方一些机构和媒体的注意。

当“独家猛料”全是笑话

平可夫的商业模式很简单:将国内军事网站上公开的信息进行加工,再包装成“独家爆料”卖给西方世界。

他敏锐地抓住了当时西方对中国军事力量的好奇与恐惧,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能够提供“内部消息”的权威专家。然而,谎言终究是谎言,缺乏真才实学的分析很快就让他漏洞百出。

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“水泥航母威胁论”。他将上海一个公园里供儿童玩耍的水泥航母模型,当成了中国秘密建造的航母基地,并煞有介事地在杂志上配上卫星图进行分析。这个离谱的报告,甚至一度被美国国防部引用,直到几年后模型被拆除,真相大白,沦为国际军事圈的笑柄。

另一个让他颜面扫地的事件,是他对中国第四代战斗机歼-20的预测。他曾信誓旦旦地宣称,中国在八年内绝对造不出四代机,如果错了,他的杂志中文版就停刊。

结果不到一年,歼-20成功首飞。

平可夫虽然没有完全兑现承诺,但也只好将杂志停刊一年以避风头。

这些事件一次次地戳穿了他“专家”的外衣,暴露出他不过是一个善于包装和炒作的业余爱好者。

他的分析能力,远配不上他为自己打造的国际化名头。

越不过的底线

随着专业上的笑话越来越多,平可夫的“专家”光环逐渐褪色。

为了维持市场价值和吸引眼球,他开始发表越来越极端和出格的言论。

2022年,在台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,他抛出了那个让他彻底万劫不复的建议。

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,他公开建议美军在冲突中“误炸”中国军舰,并无耻地赞美1999年那场导致三名中国记者牺牲、二十多人受伤的悲剧。

将同胞的伤痛当作可以效仿的“成功战术”,这已经超越了任何观点之争,触及了人性最基本的底线。

这番言论彻底引爆了舆论。

中国外交部罕见地直接点名,斥责他是“背叛人类良知的跳梁小丑”。国内媒体和民众更是群情激愤,他“头号叛徒”的名声就此坐实。

被全世界“拉黑”的下场

“误炸论”成了压垮平可夫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他或许以为这番言论能让自己在西方世界获得更高的声望,但结果恰恰相反。他严重低估了这种言论的毒性,也高估了自己的价值。

曾经将他奉为座上宾的西方机构,开始迅速与他切割。

美国国会方面表示从未采纳过他的分析;日本的智库默默删除了他所有的演讲视频;台湾军方更是直言,他们不和“疯子”合作。他这件被用脏的外衣,被那些曾经需要他的人毫不犹豫地扔掉了。

失去了平台的支撑,他的影响力瞬间归零。《汉和防务评论》的订阅量雪崩式下跌,最终在2023年彻底停刊。

他靠贩卖“中国威胁论”积累的财富,也随着他的名声一同烟消云散。

结语

事业崩盘的同时,他的个人生活也陷入了绝境。

据报道,他的日本妻子无法忍受网络上无休止的咒骂,选择起诉离婚,并带走了他在温哥华的房产和大部分存款。昔日的“国际专家”,如今只能挤在多伦多华人区最便宜的合租房里,依靠微薄的社会救济金度日。

今年年初,有人在唐人街的布告栏上,看到过他贴出的小广告。上面写着“军事咨询”,但服务内容已经从“解读中国军力”,变成了“代填移民表格”。

在他引以为傲的签名“安德烈·平可夫”旁边,是他潦草写下的、那个被他抛弃了三十年的中文名字——张弘毅。

当一个人选择用背叛自己的出身来换取利益时,他的结局,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