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
一个在硅谷被冠以“钢铁侠”称号的人,如今摇身一变,成了想在政治舞台翻江倒海的搅局者?2025年7月6日,马斯克的一则声明震惊美国政坛,他宣布“美国党”正式成立。这不是他的第一场秀,但绝对是他最锐利的一次试探。从造车到造火箭,再到如今试图“造政党”,马斯克显然对单一领域的成功已经感到乏味。他的这次操作,更像是在测试美国多年来两党垄断政治的紧绷神经。他说,想终结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坐庄的时代,但他所掀起的这场风暴,真能如他所愿吗?恐怕事情远没他设想的那么简单。 一切的前奏,似乎早已埋下伏笔。在过去的

耀世娱乐

热线电话:

耀世娱乐

马斯克正式成立“美国党”!他能竞选总统吗?

点击次数:97发布日期:2025-07-11 18:20

一个在硅谷被冠以“钢铁侠”称号的人,如今摇身一变,成了想在政治舞台翻江倒海的搅局者?2025年7月6日,马斯克的一则声明震惊美国政坛,他宣布“美国党”正式成立。这不是他的第一场秀,但绝对是他最锐利的一次试探。从造车到造火箭,再到如今试图“造政党”,马斯克显然对单一领域的成功已经感到乏味。他的这次操作,更像是在测试美国多年来两党垄断政治的紧绷神经。他说,想终结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坐庄的时代,但他所掀起的这场风暴,真能如他所愿吗?恐怕事情远没他设想的那么简单。

一切的前奏,似乎早已埋下伏笔。在过去的几个月里,马斯克和特朗普的交锋屡次登上热搜。这两个人,一个是科技新贵,一个是政界老炮,可谓针尖对麦芒。两人从税收政策吵到私人丑闻,连吸毒和“萝莉岛”的劲爆料都甩了出来。这架势,与其说是关于政策分歧,不如说是一场赤裸裸的权力争夺战。尤其是在“萝莉岛”相关话题上,马斯克直接指控特朗普,甚至将其个人不光彩行为抬上了公众的谈资台面。讽刺的是,这一系列相爱相杀的桥段,倒像是美国版的“宫斗戏”,只不过斗的是一个国家的未来。

实际上,马斯克的野心,并非近几个月才显现。2022年,特斯拉股票风靡全球时,马斯克便时不时试探性地发出一些带有政治意味的言论。到2023年,他频繁针对政府政策“开炮”,俨然成了不安分的企业家。特朗普执政期间,马斯克对“大而美”税收和支出法案的反对尤为激烈。他直言,如果该法案获得通过,那么他第二天就要成立自己的党派。果然,2025年7月4日的美国国庆日,在特朗普签署那份争议多年的法案后,马斯克没闲着,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场网络民意调查,问网民是否支持成立“美国党”。

令人吃惊的是,短短一天时间就有124.9万名民众参与,而结果也十分离奇:超过65%的人选择支持。显然,马斯克对美国选民的某种心理捕捉得异常精准。要知道,自美国建国以来,这个国家的政坛一直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二人转,第三方势力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。民众对这种僵化局面早有怨言,但究竟是改革,还是翻盘?马斯克看似握住了一部分选民的脉搏,但这却只是。

“美国党”的成立宣布,冲击力固然强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随心所欲地施展抱负。马斯克本人要竞选总统是没戏的,美国宪法明确要求总统需出生在美国,而马斯克生于南非,这一点挡住了他的直接图谋。但若有人因为这一条就低估了他,那显然是太天真。他完全可以推出一个“傀儡候选人”,自己保持在幕后的影子角色,这一手“垂帘听政”的操作,历史上可不是没有先例。

然而挡在马斯克面前的,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身份问题,还有更加复杂的制度性障碍。美国的选举制度向来对第三党派充满敌意,每个州在选票认证上的门槛,让绝大多数新兴政党望而却步。仅靠民心收获支持还远远不够,他们需要巨额资金去搭建整个选举的法律程序。而这,也是马斯克至今没有走进一步的原因之一。造一辆火箭也许比对抗整个国家的政治体系要简单许多。绿党、自由党等第三方力量几乎无法取得像样的成绩已成常态,美国政治就是如此现实。

马斯克的公开化行为其实也给他招来了更多的敌人。从共和党到民主党,几乎所有大型政治势力都在暗中甚至明里对这个“新对手”虎视眈眈。他试图改变美国两党平衡的做法显然刺激了既得利益集团的神经。更他与特朗普的矛盾已经彻底公开,等待他的将不仅是马斯克以为自己能操控的选票,更是未知的暗流和反击。

马斯克让人想到谁?回顾现代政治史,这种科技大佬想转型政治掌门的不在少数。比如意大利的贝卢斯科尼,当年作为商业巨头高调进军政坛,虽一时风光无限,但最终也因丑闻缠身黯然退场。而美国历史上类似努力打破两党垄断的尝试也从未中断,1892年的人民党热度一时无两,但在进步主义浪潮减退后迅速沦为历史尘埃。从罗斯·佩罗到拉尔夫·纳德,都曾寄望通过第三力量撼动传统政治,但几乎没有谁真正成功。建党容易,但要动摇数十年的政治根基,则是另一回事。

但马斯克毕竟不是常人。他手握世界上最庞大的个人财富,同时还掌控着多个科技前沿的命脉企业。这种特殊的双重地位,可能让他的“痴人说梦”与其他人有所不同。有人甚至打趣道,美国的政治可能正在向一场科技寡头的内斗滑去。一边是传统政治家把持,而另一边则是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科技狂人想染指更多的权柄。

对美国政治和社会来说,“美国党”将引发的不是短期的震荡,而是一种制度危机的加速体现。它看似民心可仰,但实际上不过是经济垄断者选择继续扩权的另一种形式。有人认为,这不过是寡头政治的开胃菜;也有人说,这未尝不是压垮传统政治僵局的破局者。无论如何,风暴已经开启,更大的戏码显然还在后头。

有人说,马斯克此举是玩火。谁知道这些火最后会燎原,还是烧了自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