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这事儿,是不是有点荒谬?特朗普一开始拼命推销F-35,还信誓旦旦说印度马上就答应。结果呢?人竟然直接拒绝,拒绝得干脆利索。这不就说明了点什么嘛,一说到“买装备”就得吃瘪。你想想,那会儿莫迪在白宫刚落地,特朗普还在那里夸夸其谈,居然还说印度马上就得把F-35搬回家。美国自己也派一架F-35去印度搞展示,意图显而易见。可偏偏,印度人一回来就开门见山:不用。别说买了,就是不耐烦得很。
我查了一下数据,2019年,美国对印度的军事援助达到了15亿美元左右,但那都是花在“买我们的武器”的字面支出。印度自己经济其实也不差,去年GDP突破3万亿美元,该吃的苦也吃过不少。可是吧,别以为他们野骨头小时候就投降美帝。你看,莫迪的“大国梦”是不是很直白?目标是要成为南亚甚至全球的强国。可问题来了,如果你把自己搞得太依赖美帝,谁还信你是自主国家?所以他们一直都在找平衡,花了不少心思在军备自主上。
这次拒绝F-35,实际上是莫迪的一种姿态。你印度过去几年可是搞了不少自主研发的战机,比如“光辉”系列、LCA“拉达”战斗机都试产了,只不过技术和成本还差点火候。而且,印度今年的国防预算大概是500亿美元左右,花点钱搞自家研发,才是他们的路线。国际局势也变了。欧洲也开始对美国“卡脖子”——你看英国“堡垒”战机的订单压力,也开始转向自己开发。印度不笨,明白自己要的是有自主权的航空设备,而不是美国的“掠夺品”。
而且,从几年前的“印太”战略到现在的“印度自主国防”,印度都在给自己“硬骨头”一点时间。这次拒绝F-35,还能看出,印度想告诉美国:你别老是一厢情愿地把我当成未来的“牛逼帮帮主”。事实也证明,印度的外贸依存度高得吓人,据财政部数据显示,2022年印度对外贸易总额接近1.2万亿美元,靠美国的订单还能撑几年?他们更怕依赖被绑死。
莫迪的心理压力大着呢。一面要“崛起”,一面又不能被美国掐死手脚。最火的事就是,特朗普那些“限裁”“压榨”,让印度当局心里像堵了颗针。就是因为这种“你推我拒”,反映出印度想要自主的愿望——他们不想当美帝的“坚果”。不过你没发现吗,印度假如真动起手来自研自造,成本高得吓人,去年印度自主研发的“光辉”五代战机,到了试飞阶段还是卡在细节上,成本已经翻两番。问题就是,他们心里明白:自主最怕资金断链,搞得不好,真还能比我们买美货还怕。
所以吧,这次一声“拒绝”,其实就是仗着“我还可以做自己”的底气。美国不想承认,得好好观察:印度追求的,不仅是武器,更是一份国家的尊严。这场“买卖战”,看起来就是个买主和卖家的套路,但背后明显多了点“我也能转身要自己命”的气息。到头来,谁才是真拿捏得死的那个人?难道真就想靠一两个战斗机,把国家就绑在了美帝的战车上?我看未必。
你说,印度是不是也在试探,美是不是还愿意给点“面子”?还是说,等到他们真的把“自主”练得差不多了,会不会就真不稀罕美国那一套?我现在反倒觉得,美帝那些“拉拢”手段,反倒成了逼着像印度这样的大国“硬骨头”。你想,这不是个有趣的局面吗?谁都想强硬点,可一旦真的强硬起来,就真成了自己给自己挖洞。看着吧,这场“以武拒人”的戏,谁都不用去猜了,外头这点油水还能多长时间?而印度,真能自己走出一条路,还是个问题。